第181章 僧多粥少_无良帝师,我的徒弟是暴君
笔趣阁 > 无良帝师,我的徒弟是暴君 > 第181章 僧多粥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1章 僧多粥少

  “不必如此。”黛琦忙阻止道,随后告辞,“我们这就回晋阳禀报使君和殿下,争取明日日落之前兑现诺言。”

  “小郎慢走。”里长率村民相送一段。

  二人别了村民,即刻以全力飞掠回城。

  到了晋阳城,杨广当即传令葛成,命他将州、郡、县各衙门库房的存粮有多少拉多少全部集中起来,能捱过一两天也是好的。

  “但这依旧是杯水车薪,还是得想办法弄来粮食才行,不然百姓饿的久了,甚至饿死的人多了必然会发生暴乱。”杨广皱眉忧心道。

  “先将并州的粮食聚拢起来吧,我再传令苍穹宫,命他们以最快速度运来粮食。”黛琦为他分忧道。

  杨广点点头,如今也只能如此了。

  “二郎,你再命人将城中工匠都找来。”黛琦随即叮嘱了一句便钻进了书房。

  过了许久,她才手中拿着一叠纸出来了。

  杨广好奇的从她手中接过看了几眼,发现上面都是一些器械图纸,其中一张是完整的成品图,瞧着跟翻车有些相似,不过结构比翻车还要复杂一些。

  “你让我将城中工匠找来就是为了做这个吗?”杨广恍然。

  “嗯。”黛琦点点头,介绍道,“这叫筒车,与翻车一样也是用来引水灌溉的,不过比翻车便利的地方是,它不用人力和畜力,仅靠水力就能运转。你看,只要将这一头的转轴放入水流湍急之处,便可驱动它旋转,从而带动筒车转轮转动。”

  这些当然不是她画的,毕竟她的专业是考古,可画不来设计图,而是从系统那敲诈来的。系统虽然不中用,但是它存储的理论知识却是海量的。

  杨广闻言眼前一亮:“如此一来,便可节约大量人力畜力,甚好甚好。我这就让那些工匠研究赶制。”

  他命人将之前从城中找来的工匠都召集到主院中来,然后将图纸下发给他们。

  “你们只要赶制出图中所画的筒车,孤有重赏。”杨广下令道。

  工匠们连忙称是,随即凑在一起研究起了图纸,一看之下不由得发出惊叹之声。

  这图纸实在太精致准确了,图中所画的筒车也比现今适用的翻车先进许多,当真是巧夺天工。

  “发明出此物之人真是惊才绝艳。”一名老工匠感叹一声。

  “是啊,此物设计之精巧,实乃平生未见,想不到如今竟有幸参与制作,老朽死而无憾了。”另一名老工匠激动道。

  真正的匠人,对手艺是十分忠诚和热爱的。

  杨广让人把他们带去了另一座院子,让他们在那里专心研究,一应材料也都派人送了过去。

  做完这些不久,就听守卫来通报裴矩求见。

  杨广神色一动,当即让人快请。

  不多时,裴矩快步走来,上前行了一礼:“微臣见过殿下。”

  “裴使君不必多礼。”杨广连忙将人请入屋中,相对坐下后,他主动问道,“裴使君可查到什么了?”

  “如今并州的确缺粮。”杨广和黛琦查到的东西裴矩自然也查到了,而且他来得早,查到的更多,“那批大肆购粮的商人并非兖州之人,微臣查到他们购买的粮食大部分都运到幽州去了。只是具体去了何方,尚未可知。”

  杨广闻言微微眯了眯眼,沉思道:“如此说来,他们卖与并州百姓的粮食只是少数,余下的都被他们掩人耳目运走了。大肆购粮哄抬米价,却又不为趁机发财,而是将粮食运走他用,看来是别有所图。”

  而囤积大量粮食却不为发财还能干什么?自然是谋反!

  “那么朝廷的赈灾钱粮又去了何处?”杨广转而问道。

  “一部分的确发到了灾民手中,剩下的……”裴矩说到这里便中断了,未竟之语不言而喻。

  毕竟水至清则无鱼,这么一大批钱粮前前后后由这么多官员经手,不被刮点油水下去是不可能的。

  这在官场中,从古至今都不是什么稀奇事了。

  杨广目光深邃的沉思起来,手指不经意的在桌上敲了敲:“若仅仅是如此,却也不是什么蹊跷事,不至于会闹到如今的境地。”

  只要官员不是十分丧心病狂,置百姓生死于不顾,那么即便贪污也会拿捏好分寸,至少会留出钱粮让灾民渡过难关。至于怎么个渡法,比如粥里多掺水,或者用下等米甚至霉米也是办法不是?

  裴矩点点头,继续道:“此为其一,其二则是有刁民冒充灾民哄抢粮食,导致真正的灾民反而没有获得多少赈济。”

  杨广心中一动,暗道还真被葛成那厮给说中了,倒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。

  只是灾民衣着相似,仅凭外貌想要分辨实在太难,而一一审问却又费时费力,等他们全部审问,真正的灾民早就饿死了。

  “之前孤命葛成将各衙门存粮汇集赈灾,但数量必然不多,若是还有此类现象,真正的灾民恐怕还是会吃亏。裴使君可有良策杜绝此事?”杨广征询裴矩的意见。

  裴矩也不由得皱起了眉,微微摇头叹息道:“人性本贪婪,唯道德与律法约束之,然而以律法约束的前提却是要分辨出冒充之人。微臣一时也无妙计,但有一下策却是非不得已不可为之。”

  “既无妙计,又哪里顾得上许多,下策便下策吧,裴使君且说来听听。”杨广无奈道。

  “好。”裴矩也不矫情,直接将他的主意说了出来,“真正的灾民必然腹中饥饿,挑剔极少,若在米中掺杂霉米和石子,他们也不会嫌弃。但那些冒充之人必然不满。”

  “这……”杨广眉头一皱,面露为难之色。

  这个办法的确是下下之策了,但如今灾情严重,却不失为一条妙计。

  “我倒是还有一个办法。”黛琦思忖少许,忽然开口道。

  此言一出,杨广和裴矩都不约而同的看向她。

  黛琦清了清嗓子,继续道:“我们不是要引汾水灌溉农田么?但是距离太远,定然要挖沟渠才行,定然需要大量人手,这些灾民不就是现成的人手么?咱们可以在汾水便设施粥棚,只要参与挖渠的灾民都包三餐。”

  “可是如今汾水水位大降,若要挖沟渠,必然也要挖的极深,短期内无法竣工啊。”裴矩担忧道。

  黛琦与杨广闻言,不禁对视一眼,然后齐齐失笑。

  裴矩看的一头雾水,见他们只笑不答,越发不明所以:“莫非有什么是微臣疏漏了的么?殿下与黛侯为何发笑?”

  “哈哈。”杨广突然决定皮一下,“届时你便知晓了。”

  裴矩:“……”我该说名师出高徒么?

  师父不正经也就算了,现在连徒弟也跟着学坏了。

  开过玩笑,杨广神色一肃,叮嘱道:“此时葛成差不多该回来了,咱们去看看到底还有多少粮食吧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三人出了王府前去城门,见葛成果然带着人马押送着粮食回来了。

  “微臣参见殿下,殿下,各衙门的存粮都在这里了。”葛成忐忑的指向后面的运粮车。

  杨广抬眼看去,竟然只运回来了一车。

  “车上有多少米?”杨广看向葛成沉声问道。

  “启禀殿下,合共三石。”葛成小心谨慎的回答道。

  三石合三百六十斤,假设一个成年人一天吃一斤米,这些米只够三百六十个人吃一天。

  若是熬成粥,加点盐、加点野菜还能撑的时间长一点亦或是供多一些人吃上一天。

  “整个并州各郡县衙门竟只有这点存粮?”杨广声音冷了几分。

  “微臣无能。”葛成惶恐的跪了下去,说出的话却是官场千篇一律的场面话。

  杨广能怎么办?对方都已经尽力去办了,只不过办的不怎么漂亮而已,总不能因此过分苛责于他。

  “起来吧,派人通知各县灾民到汾水边集合,孤要开凿沟渠,凡是参与者皆包三餐。”杨广揭过先前之事,另吩咐了一件事让他去做。

  葛成如蒙大赦,连忙起身应是,随即便安排人手前往各县通知灾民。

  换做平时,干活只给三餐百姓们自然是不乐意的。但如今灾情严重,灾民们已经食不果腹了,自然没那么多挑剔。一听有饭吃,多数灾民都纷纷往汾水边赶。

  当然也有没来的,也不是说这些人都是好吃懒做想要不劳而获的,其中有些老弱病残的即便有心也无力。

  葛成走后,裴矩看着这少的可怜的粮食,叹息道:“殿下,这些粮食撑不过一天,而远水又解不了近渴,还是得另想他法才行。”

  “嗯,”杨广点点头,随即托付道:“裴使君,这施粥和挖渠之事就先由你主持了,无需挖的太深,暂挖一尺深即可,沿途铺上遮掩之物,以免水流尚未抵达农田便被晒干。粮食之事,孤与黛侯再想想办法。”

  裴矩见他和黛琦都对挖渠之事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,也只好暂时按下心中忧虑,照着杨广所说去办。

  到了汾水边,裴矩见灾民们乌泱泱的聚集过来,竟然足足有数千人。

  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